从当前铅产业链运行态势来看,市场供需格局呈现多空因素交织特征。供应端数据显示,铅精矿加工费延续平稳走势,反映出原料供应端未出现明显波动。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原生铅冶炼企业已启动年度检修计划,据生产排期测算,预计将导致原生铅月度产量环比下降约1.2-1.8个百分点,该变量对市场形成基础支撑。然而再生铅环节却呈现反向波动,随着电动车报废周期来临,多个区域废电瓶回收量环比提升5-7%,再生铅产能利用率随之提高2-3个百分点,形成有效产量补充。
需求侧动态显示,下游蓄电池企业的生产节奏尚未完全恢复。2月行业平均开工率维持在68%左右,与上月基本持平,但市场出现值得关注的边际变化。在新能源汽车下乡政策及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双重刺激下,头部蓄电池企业正着手调整生产计划,特别是启动型电池板块存在3月提升开工率5-8个百分点的备货预案。这种结构性需求预期与当前实际消费的差异,成为影响价格走势的关键矛盾点。
库存维度最新数据显示,上周电解铅社会库存增量达4100吨,库存增幅较前值扩大1.6倍,显性库存累积速度加快对价格形成直接压制。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库存结构呈现地域分化特征,主要增量集中在华东交割仓库,而华南地区因运输周期影响尚未完全体现库存压力。

综合评估各要素,当前铅市场正处于传统消费淡季向政策驱动旺季的过渡阶段。虽然再生铅增量部分抵消了原生铅减产影响,但政策预期下的蓄企备货行为可能改变当前供需平衡。技术面上,铅价在15200-15500元/吨区间已形成连续三周的箱体震荡,MACD指标持续收窄预示方向选择临近。建议重点关注三方面指标变化:再生铅企业原料库存周转天数、蓄企原料采购招标量价关系、以及社会库存拐点出现时点,在基本面出现明确驱动前,维持震荡操作策略较为适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