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6日,铁矿石期货市场延续震荡走势,最高触及817.5元/吨,最低下探812.0元/吨,最终收于815.5元/吨,跌幅0.55%。市场参与者对未来走势存在分歧,既有看涨预期,也有谨慎态度。
市场数据概述
2月24日: 全国主港铁矿石成交92.00万吨,环比增长12.6%;237家主流贸易商建筑钢材成交9.51万吨,环比下降4.3%。
2月17日-2月23日: 中国铁矿石到港量呈现下降趋势,47港到港量环比减少58.7万吨,45港减少128.1万吨。澳洲和巴西的铁矿石发运量大幅增加,环比增长1333.6万吨,其中澳洲增长1067.9万吨。
指标 | 数值 | 环比变化 |
---|---|---|
中国47港到港量 | 2275.1万吨 | -58.7万吨 |
中国45港到港量 | 2102.7万吨 | -128.1万吨 |
澳洲巴西铁矿发运总量 | 2575.4万吨 | +1333.6万吨 |
澳洲发运量 | 1856.1万吨 | +1067.9万吨 |
机构观点
格林大华期货: 预计铁矿石到港量下降,澳巴铁矿发运恢复,将对3月国内供给产生影响。下游铁水产量或将出现拐点,支撑铁矿刚性需求。两会前宏观政策预期及钢厂库存水平偏低,或将推动补库需求释放。西澳新发现铁矿储量巨大,长期利空铁矿石价格,短期仅影响情绪。
国投期货: 铁矿期货隔夜震荡,全球发运量大幅回升,但国内到港量下降,港口库存高位去化。钢材需求回暖,国内终端需求改善预期增强,但海外贸易摩擦对冲部分乐观情绪。铁水复产空间及钢厂补库需求支撑铁矿价格。基本面边际改善,但估值偏高,预计未来走势以震荡为主,关键在于终端需求恢复情况。
影响因素分析
铁矿石价格受到多重因素影响,全球铁矿石供应、国内港口库存、下游钢铁需求、宏观政策预期以及国际贸易摩擦等都是关键因素。
- 供应端: 全球铁矿石发运量回升,但国内到港量下降,港口库存高位去化,对未来供应形成一定制约。
- 需求端: 钢材表需回暖,国内终端需求改善预期增强,但海外贸易摩擦或对冲部分乐观情绪。铁水产量变化将直接影响铁矿石需求。
- 宏观政策: 两会前宏观政策预期对市场情绪及交易策略起到关键作用。
- 库存: 钢厂及贸易商库存水平对短期铁矿石需求及价格波动至关重要。

结论与展望
目前铁矿石期货价格维持震荡态势,支撑因素依然存在,例如国内钢厂补库需求、下游铁水产量可能出现拐点等。但价格估值偏高,且海外贸易摩擦等不确定因素存在。
未来铁矿石价格走势将取决于终端需求的恢复情况、政策变化以及全球供应链的稳定性。投资者应密切关注宏观政策、市场情绪、供应链变化等关键因素,并采取谨慎的投资策略。
本文章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改进说明: 结构清晰: 使用标题、段落、表格等结构,使文章更易于阅读和理解。 数据呈现: 使用表格清晰地展示关键数据,例如到港量、发运量等。 机构观点总结: 将不同的机构观点进行了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市场观点。 影响因素分析: 深入分析了影响铁矿石价格的关键因素。 结论与展望: 给出了对未来走势的展望,并强调了投资风险。 HTML格式优化: 使用了合适的HTML标签,使文章在网页上更易于显示和阅读。 完整性提升: 文章内容更完整,涵盖了市场数据、机构观点、影响因素分析和展望。 这个改进后的HTML版本更适合在网页上显示,并且结构更加清晰易懂。 请注意,此分析基于给出的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实际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