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 | 主流报价(元/吨) | 较昨日涨幅(元/吨) |
---|---|---|
东北三省及内蒙 | 1950-2070 | 10-20 |
华北黄淮 | 2090-2180 | 20 |
鲅鱼圈 | 2100-2130 | 持平 |
锦州港 | 2110-2130 | 持平 |
一等玉米装箱进港 | 2160-2180 | 持平 |
二等玉米平仓价 | 2160-2180 | 持平 |
- 截至2025年2月14日,北方四港玉米库存共计452.1万吨,周环比增加29.5万吨。
- 北方四港下海量共计50.3万吨,周环比增加28.10万吨。
- 截至2025年2月14日,广东港内贸玉米库存共计146.7万吨,较上周减少3.50万吨。
- 外贸库存0万吨,较上周减少0.60万
小麦大跌后,玉米悄然走低,要联袂大跌?别慌,玉米前景仍可期!
在近期国内粮食市场中,小麦价格的显著下跌引起了广泛关注。 现货小麦价格逐渐接近1.5元/斤的水平,部分地区的面粉企业挂牌价格甚至已逼近1.49元/斤。 小麦价格的下跌主要受到市场供应过剩的驱动,尤其是面粉销售不畅和工厂开工率低的情况下,面粉企业为了减轻亏损压力,纷纷压低小麦采购价格。 同时,国家小麦拍卖持续向市场投放粮食,进一步增加了市场的供应量,导致小麦价格大幅下跌。 受小麦价格下跌影响,市场恐慌情绪扩散至玉米市场,玉米价格也出现了悄然下跌的现象。 东北、华北和黄淮地区的玉米深加工企业纷纷下调收购价格。 以山东地区为例,仅一夜之间,企业门前排队等候的车辆数量激增至1000辆以上,工厂收购量宽松,玉米报价普遍下降。 然而,玉米价格是否会出现大幅下跌,还需具体分析。 玉米和小麦之间存在一定的市场联系,二者价格差距的变动可能影响小麦作为口粮或饲料用的可能性。 当前,玉米和小麦的供应均较为宽松,但玉米在饲料用途上相比小麦更具优势,尤其是作为饲料时,养殖户更偏好使用玉米。 尽管春分后天气渐暖,玉米销售进度加快,但基层仍有约1至2成的余粮。 特别是东北地区,仍有部分玉米等待上市。 华北和黄淮地区因天气潮湿,玉米储存难度增加,农户惜售情绪转差,基层玉米上市量增多。 贸易商和深加工企业方面,随着渠道商建库基本完成,贸易商采取随收随走策略,而深加工企业库存逐渐宽松,补库节奏放缓,导致企业压价意愿增强,玉米价格出现大幅下跌。 东北地区和山东地区的玉米价格已出现下调,但市场情绪波动主要是受到小麦价格下跌的影响。 基层农户的挺价情绪减弱,潮粮上市速度加快,短期内玉米上市量集中,企业趁势压价。 由于深加工企业下游产品销售不佳,需求疲软,企业库存压力减轻,饲料企业库存玉米可使用天数达到40天,需求端持观望态度,企业滚动补库,涨价动力不足。 短期内,玉米现货价格可能继续以弱势调整为主。 尽管如此,玉米市场的前景仍然乐观。 市场已进入筑底阶段,产区玉米销售进度加快,基层余粮逐步减少,市场前景逐渐明朗。 目前,玉米购销进入僵持阶段,农户集中售粮现象受市场情绪影响,玉米报价偏弱震荡,但随着粮源向贸易商和深加工企业转移,企业库存原粮消耗以及基层余粮的减少,贸易商的囤货待涨情绪升高,市场供应缺口逐渐显现。 个人预测,4月中下旬前,随着企业补库需求的增加和囤货贸易商的惜售挺价,玉米价格可能迎来上涨潮。 综上所述,虽然小麦和玉米价格均出现下跌,但玉米市场的前景仍然积极。 随着市场供需关系的调整,玉米价格有望迎来反弹。 对此,你怎么看?
懵了!年后市场大变,玉米刚涨就跌,还能支楞起来吗?4个判断
玉米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市场化程度较高,并且与小麦、稻谷等作物价格联动,因此玉米市场备受关注。 去年玉米收获后,市场对玉米价格的上涨预期一直很强,尽管去年经历了一些波折,但直到年前,玉米价格上涨的趋势依然明显。 年前玉米价格总体稳定,春节过后,随着企业复工,新的一轮玉米行情开始。 那么,年后玉米价格会如何变化呢?年前,市场对年后玉米价格的走势已有预测:一种观点认为,由于年前玉米购销缓慢,基层卖压较大,年后随着天气转暖和春耕备耕资金需求增加,玉米价格可能面临下跌压力。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虽然看似卖压较大,但这并非今年特有现象,去年情况也类似,但去年年后并未出现预期中的集中上量,因此今年玉米价格未必会大幅下跌。 然而,预期归预期,实际情况如何呢?近期玉米价格走势显示,年后玉米价格先是上涨,但不久后开始出现涨跌互现的情况,山东玉米价格更是出现大面积回调。 面对这样的市场波动,有人感到困惑:玉米价格一会儿涨一会儿跌,它还能不能再次上涨呢?对此,新农观提出四个判断:首先,年后玉米市场尚未稳定。 由于企业放假和复工时间不同,玉米购销节奏不一,前期供应偏紧,价格偏高,但随着收粮企业增多,到货车辆增加,玉米价格自然回落。 至少目前,玉米购销尚未稳定,价格波动在所难免。 其次,玉米价格震荡是必然的。 年前玉米价格就在震荡,年后这一趋势将持续。 收粮主体心态矛盾,一方面玉米渠道库存较低,企业收购谨慎,库存难以支撑太久,另一方面,大家期待玉米价格下跌,但又不敢轻易出手,导致玉米需求时强时弱,价格波动。 第三,近期玉米价格可能偏弱,但长期看涨。 短期内,玉米价格难有太大涨幅,因为今年天气暖和,不利于玉米储存,加上三四月份地趴粮上市,可能拖累玉米价格。 但从长远来看,玉米供应紧张,需求稳定,加上政策扶持,价格相对坚挺。 最后,玉米价格有支撑,但上涨动力有限。 玉米需求缺口和政策支持使得价格有底部支撑,价格重心上移,但玉米价格涨至多高,能否在高位持续,仍有待观察。 玉米价格可能阶段性上涨,但长时间维持高位难度较大。 综上所述,对今年玉米价格的走势应持理性态度,不宜过分期待高点或低点,适时获利了结可能是明智之选。
玉米下跌!中纪委清查粮食购销情况!今年粮价大局已定?
老铁们、家人们,大家好,我是三农老道!就在8月中旬,国内玉米市场可以说是变化剧烈,无论是关内,还是关外,玉米价格一落千丈。 深加工企业们纷纷开始下调玉米收购价操作,这也进一步加剧了基层玉米市场的风险。 对于我们很多的农民老铁来说,相信大家眼下最关心的就是,在今年上秋玉米的市场形势到底如何。 其实在我看来,基层玉米价格呈现持续震荡,主要原因有三个。 原因1:受到雨水天气增多的影响,导致烘干粮保管难度较大,为了规避霉变风险,所以一些持粮主体只能集中抛售卖粮。 原因2:在8月中旬有一些深加工企业,正在进行夏季设备检修,粮食收购方面并没有呈现积极收购的趋势,导致消费低迷影响价格。 原因3:目前南方产销区的饲料消费需求,呈现了大幅下降的趋势,包括饲料企业也已经开始加大替代谷物方面的采购。 所以从整个玉米现货收购的情况来说,也是呈现了低迷状态。 综合以上三个原因来看,玉米价格在8月份要想呈现坚挺上涨难度很大,有很多现实问题需要解决。 可是对于我们农民老铁来说,老道认为我们也不能过度焦虑,因为在今年玉米长期利好客观存在。 现在的玉米价格下降也仅仅是阶段性下降,并不代表今年秋季玉米市场形势会一蹶不振。 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未来一段时间,东北玉米还将继续呈现坚挺涨价的变化。 现在中纪委已经开始启动新一轮大清查,今年粮价大局已定。 针对未来一段时间东北地区的玉米走势,老道特意录制了一个视频。 在视频里老道会结合多方面的因素为大家重点讲解未来的粮食格局,也希望老铁们能够有一个基本了解。 在这里也恳请大家在收看视频的同时,顺手点击文末右下角六角形【在看】,为粮价上涨点个赞。 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