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二醇期货市场4月9日呈现显著下跌态势,开盘报4150元/吨,盘中最高触及4175元/吨,最低下探3956元/吨,最终收于3957元/吨,跌幅达5.96%。这一走势反映了当前乙二醇市场的多重压力因素。

从供需基本面来看,市场呈现以下特征:供应端方面,4月8日国内乙二醇总开工率为60.51%,较前一日下降1.68个百分点。其中一体化装置开工率66.57%,煤化工装置开工率50.05%,煤化工装置开工率下降5.52个百分点较为显著。港口库存方面,截至4月7日华东主港地区MEG库存总量70.04万吨,较3月31日增加2.85万吨,显示虽然主港发货情况良好,但到货集中导致库存回升。
需求端表现疲软,下游聚酯市场产销清淡。据CCF统计,江浙涤丝产销平均估算在3成偏下,直纺涤短工厂平均产销仅35%。聚酯产能利用率90.62%,较前日下降1.14个百分点。终端纺织环节,截至4月3日江浙地区化纤织造综合开工率为62.48%,较上期下降1.12个百分点,显示终端需求持续走弱。
机构观点方面,正信期货认为,虽然4月份乙二醇装置集中检修将导致供应减量,且聚酯仍维持高开工,但终端纺织服装受到关税政策影响,市场情绪较为悲观。国投期货则指出,中美关税互征将导致乙二醇供需双减,国内市场供需格局有望改善,但价格仍受原油走势主导。
综合分析来看,当前乙二醇市场面临的主要矛盾在于:一方面供应端因装置检修呈现收缩态势,另一方面需求端受终端纺织出口受阻影响持续走弱。虽然供需双减格局下库存压力可能缓解,但在原油价格波动和宏观政策不确定性的双重影响下,市场情绪偏向谨慎,导致价格承压下行。短期来看,乙二醇价格可能继续维持弱势震荡格局,投资者需密切关注装置检修进度、原油价格走势以及终端需求变化等关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