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2月28日午盘,国内期市软商品板块集体下跌。棉花、棉纱和白糖主力合约均录得不同程度的下跌。消息面显示,郑棉注册仓单减少,进口食糖数据也呈现出一定变动。机构观点对后市走势进行了分析,指出短期市场可能继续震荡,并需持续关注全球棉花供应和食糖供需变化。
盘面数据:

品种 | 主力合约 | 价格(元/吨) | 跌幅(%) |
---|---|---|---|
棉花 | 主力合约 | 13570 | 1.31 |
棉纱 | 主力合约 | 19660 | 0.83 |
白糖 | 主力合约 | 5931 | 0.80 |
消息面回顾:
郑棉注册仓单较上一交易日减少10张,有效预报减少2357张,总量9417张,折合棉花37.67万吨。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4年12月我国进口食糖39万吨,同比减少10.74万吨。2024年1-12月累计进口食糖435.51万吨,同比增加38.2万吨。2024年12月中国进口食糖39万吨,同比减少约11万吨;进口糖浆及预混粉等三项合计19.05万吨,同比增加7.04万吨。
机构观点:
广发期货: 国内市场基本面变化不大,下游棉纱市场交投相对平淡,但库存低位支撑刚需采买。织厂节后新增订单不足,市场信心一般,短期以消化节前备货、观望为主,金三银四预期有所转弱。供应端较多低价皮棉已套保,剩余套保压力位有所提升,郑棉压力逐步上移。短期国内棉价或继续偏强震荡,需关注内外新棉种植预期。
东吴期货: 泰国产量增加,但巴西、印度、中国食糖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或不及预期,供需过剩局面有所缓解。广西产区干旱天气未明显改善,需关注后期产量。全球食糖整体格局估值应好于巴西火灾前,依然处于增产周期,预计2025年供应增加趋势延续。1月份国内产销数据偏空,产销率同比下降,库存同比增加,糖价上方面临一定压力。
总结:
2月28日国内期市软商品价格下跌,主要受制于棉花仓单减少、进口食糖数据变化以及机构对市场基本面的分析。棉花市场短期可能持续震荡,需关注新棉种植预期。食糖市场供需过剩局面有所缓解,但广西产区干旱天气依然需要关注。投资者需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和供需变化,谨慎作出投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