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会员单位、指定交割仓库:
为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我所于2025年2月21日结算后对仓储费支付业务及相关系统进行优化,具体通知如下:
一、支付方式
<PVC期货的投资价值
获得预期的无风险收益 一般说来,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之间的差距,应等于商品持有成本,如果这个差距明显超过持有成本,进行套利的窗口就开启了。 期现套利时,投资者把现货以合适价格在期货市场中卖出,期货价格比现货价格高得越多,套利的可操作性就越强,最后只要到期交割,就可得到预期利润。 期现套利时,期货和现货价差要比套利成本大,对PVC期货来说,这些成本主要有:(1)商品的运输费、入库费、检验费、仓储费等,其中PVC期货仓储费为1元/吨,入库费根据市场情况,实行最高限额,检验费根据检验机构不同费用也不同,从2000元/批到3000元/批不等;(2)现货占用资金及期货保证金的资金成本,PVC期货保证金比率一般月份为5%,进入交割月前月开始梯度增加;(3)增值税;(4)交割、交易手续费,PVC期货交割手续费为2元/吨,交易手续费为不超过6元/手。 期货与现货价差减去上述成本,即为套利收益。 大商所标准仓单管理办法规定:“境内生产的聚氯乙烯申请注册标准仓单的,申请注册日期距商品生产日期不得超过120(含120)个自然日,境外生产的聚氯乙烯申请注册标准仓单的,申请注册日期距商品《进口货物报关单》进口日期(或者《进境货物备案清单》进境日期)不得超过120(含120)个自然日,PVC期货仓单注销时间为每年3月底,投资者在进行期现套利操作时需要对此加以注意。 期现套利是通过交割来完成的,过程中无论现货和期货价格如何变化,都可获得预期收益,风险很小且收益稳定。 实际操作中,投资者也可等待期货与现货价差回归,同时平期货,卖现货,把交割费、仓储费等套利成本节省下来,获得更多利润。 以低风险获取相对稳定收益 由于仓储费的存在,远期合约价格会高于近期合约。 但是由于各种供求因素影响,这个价差并不稳定,有时价差过大,有时近期合约价格也会高于远期,从而提供套利机会。 跨月套利时,投资者在同一市场内,买入某一月份合约的同时,卖出另一月份的同种合约,当两个月份合约之间价差回归正常水平时,平仓获利,这是一种风险很小,收益相对稳定的套利方式。 跨月套利和期货合约绝对价格无关,跟不同月份合约之间的价差和价差变化有关。 投资者操作时,要弄清不同月份合约价差和这个期间仓储费之间的关系。 一般来说,近月合约和远月合约之间的价差应该跟相同期间商品的仓储费大致相当(PVC期货仓储费收费标准为1元/吨),价差过大或过小都会提供套利机会。 操作过程中,要是远期合约价格大于近期合约价格,投资者可以买入近期合约卖出远期合约,要是远期合约价格小于近期合约价格,投资者可考虑买入远期合约卖出近期合约。 在相关化工品中寻找获利机会跨品种套利,是指利用不同期货品种之间的价差变化来获利。 要进行跨品种套利,期货合约之间要具有比较强的相关性,相关性越强,做跨品种套利的效果就会越好,套利过程中的风险也会越小。 PVC和LLDPE都是合成树脂产品,存在一定的套利关系。 LLDPE用乙烯做原料生产,1单位乙烯可生产1单位的LLDPE。 在用乙烯为原料生产PVC时,乙烯在PVC生产成本中约占60%,1单位乙烯可生产2单位PVC。 投资者在进行跨品种套利时,可以把这种产出关系作为操作的参考。 通过跨市场套利拓展获利空间一般来说,各个市场之间的期货价格和远期价格的比价关系会比较稳定,如果受一些暂时性因素的影响,这种比价关系发生变化,就产生了跨市场套利机会。 跨市场套利时,投资者可以在一个市场中买入(或卖出)某月份合约,同时在另一个市场卖出(或买入)同一月份的同种或相近品种合约,当这些合约比价关系趋于正常时平仓,获得收益。 目前,国内广东塑料交易所、浙江塑料城网上交易市场和中国塑化电子交易市场等都开展PVC远期电子交易,大商所PVC期货合约的交易标的是符合国标GB/T 5761-2006要求的一等品,这个等级的PVC也符合各家电子交易市场的交收质量标准,PVC期货合约与这些电子交易市场的远期合约之间可以开展跨市场套利。 此外,PVC期货的交割地点设置在华东和华南地区,各电子交易市场在这些地区也设有交收仓库,这为投资者在期货市场和电子交易市场之间通过实物交割,把跨市场套利和期现套利结合起来操作提供了便利条件。 对于PVC生产企业来讲,在生产产品之前必须要准备上游生产原料,此时,PVC的生产成本其实已经固定,但未来PVC的售价却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因素,一旦PVC价格下跌,将给企业带来较大损失。 PVC期货上市之后,企业在准备原料库存计划生产的同时,可以在期货市场卖出相应的头寸,锁定本批计划生产的利润。 由于PVC和电石价格有高度的相关性(据测算,PVC/电石的价格比率为2.3左右),生产企业甚至都可将已经购入形成的电石库存折算成PVC的头寸加以保值。 例如,某电石法PVC生产企业,目前现有PVC库存2000吨,3月份再次购进吨电石以便完成3个月后5000吨PVC的生产计划,该企业的保值计划可以按如下步骤进行:(1)计算开口头寸:目前库存2000吨PVC,加上5000吨的生产计划,共计7000吨PVC,另外,1吨PVC约需要消耗1.5吨电石,5000吨PVC需要消耗7500吨电石,但该厂购进了吨电石,还余下3000吨电石处于风险之中,折合成PVC约2000吨,所以,这个生产企业总的开口头寸如果按照PVC计的话应该是9000吨,折合期货应该是1800手(1手=5吨)。 (2)市场操作:现货市场买入电石原料的同时,在期货市场卖出3月之后交割的PVC期货。 在此期间,生产企业根据不断售出的PVC现货量,同时也在期货市场不断的买入相应的PVC期货进行平仓,直至到了交割月卖出所有现货,了结所有期货。 由于在开始就锁定了利润,无论市场价格涨跌均不影响企业的既定收益。 以上操作是最简单的操作方法,不同的企业可以根据自己承受风险的能力选择部分比例套保,以使自己利润最大化。 另外,还可以根据市场价格走势,如果明确涨势,可先平期货再卖现货,如果明确跌势,可先卖现货再平期货,这样可以将利润进一步扩大化。 贸易企业的经营根本就是在价格波动中获取最大利润,但是,其承受风险也是整个产业链条中最大的一方。 价格上涨时,上游备货的来源无法保证,价格下跌时,下游接货方违约带来的风险也无法控制,尤其是PVC的贸易企业,行业竞争加剧,市场透明程度越来越高,企业经营难度越来越大。 在这种情况下,贸易企业只有将现货贸易与期货相互结合补充,将期货市场当成优秀的“供应商”和忠实的“下游客户”,才能无论在行业牛市还是熊市期间均能游刃有余。 例如,某塑料贸易公司长期从事LLDPE、PP、PVC等多种树脂系列品种的贸易活动,LLDPE现货价格在2008年经过4、5、6月三个月的快速上涨之后屡创新高,最高至元/吨,涨势几近疯狂,他们估计在全球金融海啸愈演愈烈的冲击下,LLDPE价格泡沫巨大,暴涨之后必有暴跌。 而6月份之前的期货价格始终大大高于现货价格,公司将所有LLDPE库存在9月合约卖出进行保值,同时还在市场收现货,在0809合约作无风险套利。 进入7月后,LLDPE价格开始高台跳水,他们加大销售力度,先卖现货后平期货。 到了9月份,将未售出的LLDPE在期货市场按照最大交割量1000手进行交割,合计5000吨加拿大产0218D和0218B。 事后据公司财务测算,如果5000吨现货改在10月份销售的话,至少得亏损2000万元。 PVC和LLDPE同属于合成树脂系列,与LLDPE很多贸易商存在交集,PVC期货推出之后,贸易商也可按照类似操作手法,对PVC库存进行保值,以获取尽可能多的收益。 塑料加工企业通常采用订单生产模式,但是接到订单后可能过一段时间才开始采购原料进行生产,因此他们通常面临着期间原材料价格上涨的风险,或者已经购入的库存商品的价格下跌的风险。 如果塑料加工企业在接到订单的同时就在期货市场上进行买入保值操作,就可以提前锁定买入成本。 仍然以LLDPE的加工企业为例,2008年底,某以LLDPE为主要原料的农膜企业,委托某国际代理公司进口了吨2、3月份到货的进口LLDPE,价格从7600元/吨~8500元/吨不等。 春节过后,期货市场率先发动了一波拉涨行情,LLDPE价格由8400元/吨很快涨至9200~9300元/吨!现货市场由于需求低迷,价格上涨缓慢,销售不振,LLDPE期货0903合约9200~9300元/吨时,现货只能勉强卖到8800元/吨,而且好多低价进口货还未到港,预期价格上升压力很大。 在这种情况下,该农膜企业在期货市场卖出0903合约和0905合约对进口的原料进行卖空保值,以最高成本8500元/吨计算仍然可以锁定700~800元/吨的利润。 2月10日后,0905合约的价格大幅下跌,甚至低于同期现货价格近1000元/吨,虽然此时农膜价格也一落千丈,但是由于在原料部位进行了期货保值,该企业成功的避免了原材料库存价格下跌的风险。 PVC的加工企业也一样存在原料上涨和制品价格下跌的风险,同样可以利用PVC期货市场对已经采购形成的库存进行保值操作。 根据加工进度和出售的制品量,不断在期货市场逐步买入平仓,直至消化掉所有库存。 中国PVC产能过剩。 图3是2002-2011年PVC产量,从图表中可以看出,PVC产量总体上一直在增长,2011年产量为1295.2万吨。 表1是2012年PVC月产量数据。 2012年1-10月累计生产1110.95万吨,同比增长1.93%。 但对比庞大的产能基础,行业整体开工率依然在60%上下徘徊。 统计数据表明,我国1-10月份,房屋新开工面积累计.195万平方米,同比下降8.5%;施工面积累计.203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3.3%,但增速前十个月一直在回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1.1%。 由此可见,房地产行业对PVC的需求出现萎缩。 PVC期货上市交易以来,市场发展很快,运行状况良好,呈现五大特点:一是交易活跃,市场规模发展迅速。 PVC期货上市交易以来,月均增幅达到273%,是国内近年上市的三个石化品种中最成功的一个,上市最初5个月的交易量平均分别是LLDPE和PTA的29倍和11倍,月末持仓平均分别是LLDPE和PTA的18倍和4倍。 二是交割通畅,品牌效应突出。 今年9月16日PVC期货顺利完成首次交割,共计交割1.84万手,9.22万吨,参与交割的会员达到31家,产业客户51个,交割顺畅无一例违约。 PVC期货交割采用“质量检验+推荐品牌”的制度,推荐品牌为接货企业所青睐,提高了市场的效率和诚信度。 三是客户数量迅速增长,企业客户参与踊跃。 在5个月里参与客户超过4万,达到了上市交易近两年的LLDPE的水平,其中法人客户参与程度非常高,截至9月底法人持仓占PVC持仓总量的62.69%,超过了很多成熟的品种。 四是期现价格联系紧密,价格发现作用得到体现。 上市近5个月来,PVC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的相关系数已达到0.8259,具有较强的正相关性,期货价格及时准确地反映了现货市场的变化趋势。 五是避险功能逐步完善,套期保值效果显著。 聚氯乙烯期货上市后,现货企业参与十分踊跃,部分企业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已经获得很好的保值效果,出现了一批可以为其他相关企业提供借鉴的典型案例,期货市场为企业稳健经营保驾护航的功能得到有效发挥。
期货知识入门
期货入门,首先要明白什么是期货以及期货中的各种专业术语:
1、什么是期货:
期货,英文名是Futures,与现货完全不同,现货是实实在在可以交易的货(商品),期货主要不是货,而是以某种大众产品如棉花、大豆、石油等及金融资产如股票、债券等为标的标准化可交易合约。 因此,这个标的物可以是某种商品(例如黄金、原油、农产品),也可以是金融工具。
交收期货的日子可以是一星期之后,一个月之后,三个月之后,甚至一年之后。
买卖期货的合同或协议叫做期货合约。 买卖期货的场所叫做期货市场。 投资者可以对期货进行投资或投机。
2、专业术语:
常见名词——综合部分
期货交易所:指依照《期货交易管理条例》和《期货交易所管理办法》规定条件设立的,履行《期货交易管理条例》和《期货交易所管理办法》规定的职能,按照其章程实行自律性管理的法人。
交易所会员:是指根据期货交易有关法律、法规和交易所章程的有关规定,经交易所审查批准,在交易所进行期货交易活动的企业法人。
期货交易:是指在期货交易所内集中买卖某种期货合约的交易活动。
期货合约:是指由交易所统一制定的、规定在将来某一特定的时间和地点交割一定数量和质量商品的标准化合约。
交易大厅:是期货合约集中交易的场所。
交易席位:是会员将交易指令输入交易所计算机交易系统参与交易的通道。
出市代表:是受会员委派并代表会员在交易大厅接受本会员的交易指令进行期货交易的人员,其在交易大厅与交易有关的行为由会员负责。
交割结算员:是经会员单位授权,代表会员办理结算和交割业务的人员。
远程交易:是指会员在其营业场所,通过与交易所计算机交易系统联网的通信系统直接输入交易指令、参与交易所交易的一种交易方式。
套期保值:指在现货市场上买进或卖出一定量现货商品的同时,在期货市场上卖出或买进与现货品种相同,数量相当,但方向相反的期货商品,以一个市场的赢利弥补另一个市场的亏损,达到规避价格波动风险的目的。

基差:是指某一特定商品,在某一特定时间和地点的现货价格与同种商品的某一特定期货合约间的价差。
套期保值头寸审批制度:交易所对套期保值申请者的经营范围和以前年度经营业绩资料、现货购销合同等能够表明其现货经营情况的资料进行审核,确定其套期保值额度。
期货稽查:是指交易所根据交易所的各项规章制度,对会员、客户、指定交割仓库及期货市场相关参与者的业务活动进行监督和检查。
实时信息:是指与集中交易所显示的行情基本同步且连续的市场行情信息,即实时行情。
每日信息:是指每个交易日结束后发布的有关当日的期货交易信息。
内幕信息:是指可能对期货市场价格产生重大影响的尚未公开的信息,包括:中国证监会及其他相关部门制定的对期货交易价格可能发生重大影响的政策,期货交易所作出的可能对期货交易价格发生重大影响的决定,期货交易所会员、客户的资金和交易动向以及中国证监会认定的对期货交易价格有显著影响的其他重要信息。
内幕信息的知情人员:是指由于其管理地位、监督地位或者职业地位,或者作为雇员、专业顾问履行职务,能够接触或者获得内幕信息的人员,包括:期货交易所的理事长、副理事长、总经理、副总经理等高级管理人员以及其他由于任职可获取内幕信息的从业人员,中国证监会的工作人员和其他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以及中国证监会规定的其他人员。
常见名词——交易所部分
头寸: 是一种市场约定,既未进行对冲处理的买或卖期货合约数量。 对买进者,称处于多头头寸;对卖出者,称处于空头头寸。
卖空: 看跌价格并卖出期货合约称卖空。
期货贴水与期货升水: 在某一特定地点和特定时间内,某一特定商品的期货价格高于现货价格称为期货升水;期货价格低于现货价格称为期货贴水。
正向市场:在正常情况下,期货价格高于现货价格。
反向市场:在特殊情况下,期货价格低于现货价格。
持仓:交易者手中持有合约称为持仓。
斩仓:在交易中,所持头寸与价格走势相反,为防止亏损过多而采取的平仓措施。
牛市:处于价格上涨期间的市场。
熊市:处于价格下跌期间的市场。
期权:是指某一标的物的买卖权或选择权,在某一限定时期内按某一指定的价格买进或卖出某一特定商品或合约的权利。
开仓:指期货交易者买入或者卖出期货合约的行为。
平仓:是指期货交易者买入或者卖出与其所持期货合约的品种、数量及交割月份相同但交易方向相反的期货合约,了结期货交易的行为。
持仓量:是指期货交易者所持有的未平仓合约的数量。
持仓限额:是指期货交易所对期货交易者的持仓量规定的最高数额。
撮合成交:是指期货交易所的计算机交易系统对交易双方的交易指令进行配对的过程。
最小变动价位:是指期货合约的单位价格涨跌变动的最小值。
每日价格最大波动限制:是指期货合约在一个交易日中的交易价格不得高于或者低于规定的涨跌幅度,超过该涨跌幅度的报价将被视为无效,不能成交。
期货合约交割月份:是指期货合约规定进行实物交割的月份。
最后交易日:是指某一期货合约在合约交割月份中进行交易的最后一个交易日。
期货合约的交易价格:是指该期货合约的交割标准品在基准交割仓库交货的含增值税价格。
开盘价:是指某一期货合约开市前五分钟内经集合竞价产生的成交价格。 集合竞价未产生成交价格的, 以集合竞价后第一笔成交价为开盘价。
收盘价:是指某一期货合约当日交易的最后一笔成交价格。
当日结算价:是指某一期货合约当日成交价格按照成交量的加权平均价。 当日无成交价格的,以上一交易日的结算价作为当日结算价。
涨跌停板:当某一期货合约在某一交易日收盘前5分钟内出现只有停板价位的买入(卖出)申报、没有停板价位的卖出(买入)申报,或者一有卖出(买入)申报就成交、但未打开停板价位的情况。
成交价格:交易所计算机自动撮合系统将买卖申报指令以价格优先、时间优先的原则进行排序, 当买入价大于、等于卖出价则自动撮合成交。 撮合成交价等于买入价(bp)、卖出价(sp)和前一成交价(cp)三者中居中的一个价格。 即:
当 bp≥sp≥cp, 则:最新成交价=sp
bp≥cp≥sp, 则:最新成交价=cp
cp≥bp≥sp, 则:最新成交价=bp
最高价:最高价是指一定时间内某一期货合约成交价中的最高成交价格。
最低价:最低价是指一定时间内某一期货合约成交价中的最低成交价格。
最新价:最新价是指某交易日某一期货合约交易期间的即时成交价格。
涨跌:指某交易日某一期货合约交易期间的最新价与上一交易日结算价之差。
最高买价:最高买价是指某一期货合约当日买方申请买入的即时最高价格。
最低卖价:最低卖价是指某一期货合约当日卖方申请卖出的即时最低价格。
申买量:申买量是指某一期货合约当日交易所交易系统中未成交的最高价位申请买入的下单数量。
申卖量:是指某一期货合约当日交易所交易系统中未成交的最低价位申请卖出的下单数量。
成交量:成交量是指某一合约在当日交易期间所有成交合约的双边数量。
持仓量:持仓量是指期货交易者所持有的未平仓合约的双
开盘集合竞价:在某品种某月份合约每一交易日开市前5分钟内进行,其中前4分钟为期货合约买、卖指令申报时间,后1分钟为集合竞价撮合时间。
集合竞价最大成交量原则:即以此价格成交能够得到最大成交量。 高于集合竞价产生的价格的买入申报全部成交;低于集合竞价产生的价格的卖出申报全部成交;等于集合竞价产生的价格的买入或卖出申报,根据买入申报量和卖出申报量的多少,按少的一方的申报量成交。 若有多个价位满足最大成交量原则,则开盘价取与前一交易日结算价最近的价格。
新上市合约的挂盘基准价:由交易所确定并提前公布。 挂盘基准价是确定新上市合约第一天交易涨跌停板的依据。
交易编码:是指会员按照本细则编制的用于客户进行期货交易的专用代码。
强制减仓:是指交易所将当日以涨跌停板价申报的未成交平仓报单,以当日涨跌停板价与该合约净持仓盈利客户(或非期货公司会员,下同)按持仓比例自动撮合成交。
合约单位净持仓盈亏:是指客户该合约的单位净持仓按其净持仓方向的持仓均价与当日结算价之差计算的盈亏。
净持仓方向的持仓均价:是指客户该合约净持仓方向的所有持仓的实际成交价按其成交量的加权平均价。
风险警示制度:当交易所认为必要时,可以分别或同时采取要求报告情况、谈话提醒、发布风险提示函等措施中的一种或多种,以警示和化解风险。
强行平仓制度:对会员或投资者违规超仓的或者未按规定及时追加交易保证金的,以及其他违规行为的,交易所对违规会员采取强行平仓措施。
大户报告制度:当会员或者投资者某品种持仓合约的投机头寸达到交易所对其规定的投机头寸最大持仓限制标80%时,会员或投资者应向交易所报告其资金情况、头寸情况,投资者须通过经纪会员报告。
常见名词——交割部分
实物交割:是指期货合约到期时,根据交易所的规则和程序,交易双方通过该期货合约所载商品所有权的转移, 了结未平仓合约的过程。
集中交割:即卖方标准仓单、买方货款全部交到交易所,由交易所集中统一办理交割事宜。
期货转现货:是指持有同一交割月份合约的交易双方通过协商达成现货买卖协议,并按照协议价格了结各自持有的期货持仓,同时进行数量相当的货款和实物交换。
滚动交割:是指在合约进入交割月以后,由持有标准仓单和卖持仓的卖方客户主动提出,并由交易所组织匹配双方在规定时间完成交割的交割方式。
标准仓单:是由交易所指定交割仓库按照交易所规定的程序签发的符合合约规定质量的实物提货凭证。
指定交割仓库:经交易所指定的为期货合约履行实物交割的交割地点。
交割违约:在实物交割时, 卖方会员未能在规定时间内如数交付标准仓单的;买方会员未能在规定时间内如数交付货款的。
滚动交割配对日交割结算价:采用该期货合约配对日的当日结算价。
集中交割最后交易日交割结算价:采用该期货合约自交割月第一个交易日起至最后交易日所有成交价格的加权平均价。
《标准仓单注册申请表》:交易所或委托的质检机构对入库商品检验合格后向会员或客户发放的表格,会员凭此表格到交易所领取《标准仓单持有凭证》。
《标准仓单持有凭证》:是交易所开具的代表标准仓单所有权的有效凭证,是在交易所办理标准仓单交割、交易、转让、充抵保证金、注销的凭证,受法律保护。
标准仓单流通:是指标准仓单用于在交易所履行合约的实物交割、标准仓单交易及标准仓单在交易所外转让。
标准仓单注销:是指标准仓单合法持有人到交易所办理标准仓单退出流通手续的过程。
质量差异升扣价:实物交割过程中,交割品同标准品因质量差异引起的价格差异。
配对日:滚动交割流程的第一日。
交收日:配对日后(不含配对日)第2个交易日为交收日。
交割预报:货主向指定交割仓库发货前,必须到交易所办理交割预报,交易所按照“择优分配、统筹安排”的原则安排指定交割仓库。
交割等级:是指满足交割标准的合约标地物的等级,分为基准品和替代品。
仓储损耗费:交割仓库储存交割品的费用,包括储存费、保管损耗费和熏蒸费。
标准仓单征购、竞卖:指发生交割违约后,在守约方选择继续交割的情况下,交易所公开买入、卖出标准仓单的行为。
黄大豆:种皮为黄色,脐色为黄褐、浅褐、深褐或其它颜色,粒形一般为圆形、椭圆形或扁圆形的大豆。
常见名词——结算部分
保证金:是指交易者按照规定标准交纳的资金,用于结算和保证履约。
结算:是指根据交易结果和交易所有关规定对会员交易保证金、盈亏、手续费、交割货款及其它有关款项进行计算、划拨的业务活动。
结算银行:是指交易所指定的,协助交易所办理期货交易结算业务的银行。
结算准备金:是指会员为了交易结算在交易所专用结算帐户中预先准备的资金,是未被合约占用的保证金。 结算准备金的最低余额由交易所决定。
交易保证金:是指会员在交易所专用结算帐户中确保合约履行的资金,是已被合约占用的保证金。 当买卖双方成交后,交易所按持仓合约价值的一定比率收取交易保证金。
追加保证金:当客户的必须保证金少于一定数量时,经纪公司要求客户补足的部分叫追加保证金。
浮动盈亏:未平仓头寸按当日结算价计算的未实现赢利或亏损。
每日无负债结算制度:又称逐日盯市,是指每日交易结束后,交易所按当日结算价结算所有合约的盈亏、交易保证金及手续费、税金等费用,对应收应付的款项实行净额一次划转,相应增加或减少会员的结算准备金。
风险准备金:是指由交易所设立,用于为维护期货市场正常运转提供财务担保和弥补因交易所不可预见风险带来的亏损的资金。
当日盈亏:期货合约以当日结算价计算的盈利和亏损,当日盈利划入会员结算准备金,当日亏损从会员结算准备金中扣划。
交割差价:最后交易日结算时,交易所对会员该交割月份持仓按交割结算价进行结算处理,产生的盈亏为交割差价。
专用结算帐户:交易所在各结算银行设立的,用于存放会员保证金及相关款项的帐户。
资金专用帐户:会员在结算银行开设的,专用于存放保证金及相关款项的帐户。
仓单冲抵:卖方会员标准仓单交到交易所后,其对应的交割月份合约持仓的全额交易保证金在结算后予以清退,盈亏由卖方会员承担。
限价指令:指执行时必须按限定价格或更好价格成交的指令
取消指令:指投资者要求将某一指定指令取消的指令。
期货合约到期怎么办
期货合约到期要平仓,留到最后交易日交易所会帮你强制平仓。
目前个人客户不允许实物交割,一般在合约进入交割月以前,就应平仓(或被强行平仓)。
法人客户的持仓,会被逐渐增加保证金(一般会加大到合约价值的30%),如果到期的合约不交割,会被视为违约,交易所会对该客户的持仓单拍卖,拍卖的损失由该客户承担。 如果拍卖不成,交易所对该客户施行违约罚款,罚款额约为合约价值的20%。
拓展资料
期货(Futures)与现货完全不同,现货是实实在在可以交易的货(商品),期货主要不是货,而是以某种大众产品如棉花、大豆、石油等及金融资产如股票、债券等为标的标准化可交易合约。 因此,这个标的物可以是某种商品(例如黄金、原油、农产品),也可以是金融工具。
交收期货的日子可以是一星期之后,一个月之后,三个月之后,甚至一年之后。
买卖期货的合同或协议叫做期货合约。 买卖期货的场所叫做期货市场。 投资者可以对期货进行投资或投机。
由期货交易所统一制定的、规定在将来某一特定的时间和地点交割一定数量和质量标的物的标准化合约。
期货手续费: 相当于股票中的佣金。 对股票来说,炒股的费用包括印花税、佣金、过户费及其他费用。 相对来说,从事期货交易的费用就只有手续费。 期货手续费是指期货交易者买卖期货成交后按成交合约总价值的一定比例所支付的费用。
期货的算法:
仓位金:总资金*(X%-Y%)。
单笔最大允许亏损额<=总资产*Z%。
单手开仓价:(现价*交易单位*保证金)+手续费。
默认手数(最大开仓):仓位金/单手开仓价。
每笔最大止损点数:最大允许亏损额/开仓手数/交易单位/最小变动价位。
期货品种波动一个价位的值:最小变动价*交易单位*开仓手数。
参考资料来自:网络百科-期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