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商品期货报价中心!在这里,您将获得最新的实时报价、专业的分析和市场洞察,帮助您把握市场先机。
什么是投资大数据
投资大数据是指涉及投资领域的海量数据的集合。

以下是对投资大数据的详细解释:
1.投资大数据的基本概念
投资大数据涵盖了与投资相关的一切数据,包括股票、债券、期货、外汇、房地产等多个领域的数据信息。 这些数据可以是历史数据、实时数据,也可以是预测数据。 它们通常以巨大的规模迅速生成和更新,通过计算机处理和人工智能算法进行分析,为投资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投资大数据的来源广泛,包括各类金融市场交易数据、政府发布的经济指标、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行业研究报告、社交媒体舆论等。 随着信息化和数字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数据被收集、整理和分析,形成了庞大的数据库。
3.投资大数据的应用
投资大数据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市场分析:通过对大数据的分析,可以了解市场的走势、趋势和规律,为投资决策提供依据。
* 风险评估:通过对历史数据的挖掘和分析,可以评估投资项目的风险水平,帮助投资者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 策略优化: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结果,可以调整投资策略,提高投资的收益。
* 预测未来趋势:结合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可以利用大数据分析预测市场的未来走向,帮助投资者抢占先机。
4.投资大数据的重要性
在信息化和数字化的时代,数据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资源。 对于投资者而言,掌握投资大数据就意味着拥有更多的信息和更高的决策效率。 通过对数据的深入挖掘和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市场动态、把握投资机会、降低投资风险,从而提高投资的成功率。 因此,投资大数据在投资决策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期货市场中 如何培养自己的盘感~
简单来说,“炒手”是以极高的频率、良好的盘感,在期货市场进行超短线交易的客户。 这些交易单往往在市场停留不会超过几分钟,“炒手”赚上1到3个点马上就出来,砍仓也一般不会超过1至2个点,这样的做法使得他们拥有极高的成功率。 平均下来,“炒手”基本都能达到200%的年收益“炒手”是期货市场上非常奇特的一类人。 简单来说,“炒手”是以极高的频率、良好的盘感,在期货市场进行超短线交易的客户。 这些交易单往往在市场停留不会超过几分钟,“炒手”赚上1到3个点马上就出来,砍仓也一般不会超过1至2个点,这样的做法使得他们拥有极高的成功率。 金融界期货大赛成交额冠军姜瑛鹏就是这样一位“炒手”。 平均年收益200%姜瑛鹏告诉记者:“我属于炒手,主要对市场行情起推波助澜的作用。 ”不过,这并不是他进入期货业的第一个角色。 2004年,上海期货交易所举办沪铝模拟期货大赛,姜瑛鹏参赛并获得二等奖。 当时期货公司正开始扩张,于是姜瑛鹏在2004年加盟了汇鑫期货。 此后,他在期货公司做过研究员、营业部服务部经理。 2006年离开期货公司,姜瑛鹏去了大连商品交易所、现货铝企等,将期货产业链上下游摸了个透。 姜瑛鹏坦言:“对于整个产业链的深入了解影响了我的交易风格。 我是基本面派而非技术派,产业研究让我学会如何系统地去分析一个行业。 很多期货投资者由于这第一层窗户纸没有捅破,‘牺牲’在了黎明前的黑暗中。 ”期现结合起来,了解现货市场,期货价格就是个影子。 姜瑛鹏举例,现货低迷,期货价高,期货价格要么回归市场,要么主力逆向操作扩大价差。 比如,0809橡胶期货现货月仍然有2.7万元的高价,多头如何自处呢?当时对应的消息是云南地区橡胶减产,下游企业从泰国、马来西亚进口橡胶抛到国内的盘上价格不合适;另一方面,时间来不及,装船、检验等手续下来赶不上时间。 分析一下现货市场情况就知道高价是出于市场行为还是非市场合约,就可以判断该碰哪个合约不该碰哪个合约、抛还是不抛了。 姜瑛鹏向记者透露,如果本金是50万元的话,“炒手”炒一天维持收益1.5万到2万元,这样算下来一年的收益在500%-600%,但有的时候状态可能不是很好,所以平均下来,“炒手”基本都能达到200%的年收益。 学完书本学偏门“不谋万事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利”,这是姜瑛鹏的座右铭。 他表示,现在许多期货投资者和交易员的视野都太窄了,拥有广阔的视野才能感悟先机。 “真正成功的投资者不单单是赚钱,而是对价格走势判断正确且思维超前,预见了这个行情。 当然,能抓住并赚到钱就更好了。 ”姜瑛鹏说。 但是做到这点非常难,他告诉记者:“国庆之前收盘前3分钟,我手中有一把空单,300手糖,28手铜,留还是不留我很犹豫。 我已经预计到市场可能会下跌,但是没想到爆发时间那么快。 最后我只留了两手铜。 ”那么,初学者怎么成为一个出色的交易员?姜瑛鹏表示,“非常简单”。 首先,交易者需经过一到两年时间的锻炼,但并不需要把全部的时间都花在交易上,一定要留出分析的时间,先看懂一个品种的上下游企业链,评判这个企业在行业中所处的位置。 当然,这个过程会很长,需跟踪总结一年两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等到价格的涨、跌心里都有数了,则可以加强交易,证明自己的判断。 但在这个过程中,投资者需要确定自己是什么类型的交易者,是超短线、短线还是中线。 这和你的性格有关,这个实践的过程是不断完善交易系统的过程。 一个品种做好了,可以以这个品种为基础扩散到其他合约。 归根结底,“炒手”需要有先见之明,而这先见是建立在全局观之上的。 “炒手”的思维需符合市场,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交易者学完了书本还不够,还需要学习偏门。 这个偏门是市场盘感,比如对庄家的判断等。 有些单子错了并不是你判断不对,而是主力玩了花招,这些需要交易者自己积累,是书本上没有的。 “做盘面是很灵活的。 ”姜瑛鹏告诉记者:“我有一个长远的判断,有一个具体细化的判断,再加上盘中的随机调整,这样做盘基本能八九不离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