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开户就选期货返佣网,交易速度快、低手续费、高返佣!
期货开户热线:13739089115

你的位置:

全年走势与关键事件-2009年期货合约行情

时间: 2024-06-11来源: 未知分享:

前言

2009年期货合约行情是投资者关注的焦点之一。作为一种重要的金融衍生品,期货合约对投资者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将全面介绍2009年期货合约行情的相关内容,为投资者提供深入了解和把握市场情况的指导。

大宗商品期货

大宗商品期货一直备受关注。2009年,受国际经济形势的影响,大宗商品期货价格出现了较大波动。其中,原油、黄金、铜等品种的走势备受瞩目。投资者需要密切关注国际政治、经济事件对大宗商品价格的影响,以制定相应的投资策略。

农产品期货

2009年的农产品期货市场也表现活跃。受气候、政策等因素影响,大豆、玉米、棉花等农产品期货品种都呈现出不同程度的波动。投资者需要关注季节性因素和政策变化对农产品价格的影响,以便把握投资机会。

股指期货

2009年,股指期货市场受到宏观经济、政策、公司业绩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整体呈现出震荡上行的走势。投资者需要关注国家政策、宏观经济数据以及公司业绩等因素,结合技术面分析,选择适合的交易时机。

总结

2009年的期货合约行情波动较大,各类期货品种都存在一定的投资机会和风险。投资者在进行交易时需谨慎对待,充分了解市场动态,制定科学的投资策略,规避风险,把握机遇。同时,及时关注资讯,保持良好的心态和风险意识,才能在期货市场中取得更好的投资收益。

建议

谨慎投资:期货市场风险较大,投资者在投资前应充分了解市场动态,制定科学的投资策略。 关注市场动态:及时关注资讯,掌握市场最新动向,以便及时调整投资策略。 保持良好的心态:期货市场波动较大,投资者需要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被市场情绪左右,做出非理性决策。 控制风险:制定明确的止损位,控制风险,避免出现较大亏损。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2009年期货合约行情,为投资决策提供参考和指导。

2009上半年有色金属行情发展趋势

金属市场很可能在2009年第二季度触底浮华散去,金属市场半年来的下跌行情,不光让金属价格回到几年前的水平,同时也使得市场信心大受打击。 出于对未来的悲观预期,投资者变得惊恐不安。 然而,冷静看来,2009年金属市场却依然充满着诸多变数,因此不妨在绝望中去寻找新的希望。 纵观2008年全年,以7月份为牛熊分界岭,金属市场呈现先扬后抑的整体走势。 上半年,铜、铝延续去年的强势,年初分别从6700美元和2400美元起步,在7月创下8940美元/吨和3381美元/吨的历史新高,但此后由于受次贷危机全面爆发的影响,铜、铝价格掉头向下,暴跌至目前的2850美元和1540美元,导致全年铝价下跌了36%,铜价下跌了57%。 而锌则早在2007年就提前进入了熊市,虽然经过今年1、2月份的反弹,但终改不了下跌的趋势,全年锌价下跌了51%。 在价格下跌过程中,金属市场供需天平也在发生急剧变化,由2006年、2007年的供应紧缺状态,转变为全面的供应过剩。 根据国际铜研究小组(ICSG)、国际铅锌研究小组(ILZSG)等相关专业研究机构的数据,全球1-9月精炼铜过剩量增加67%,由去年同期的过剩7.2万增至12万吨,其中仅9月份的供应过剩量就达到4.9万吨。 今年1-9月全球铝供应过剩108.3万吨,大大超过去年同期5.1万吨的过剩量。 同样,1-9月全球锌产量过剩11.2万吨,供需失衡格局进一步加深。 因此,在上述疲弱的市场面及基本面背景下,展望2009年金属市场,情况似乎并不容乐观。 然而,在各国政府全力救市、美元汇率走软、经济复苏等可变预期的作用下,未来却并非没有复苏的希望。 中国国际期货分析师刘旭表示,从历史上的牛熊周期分析,经济一般会领先金属三至四个季度见顶,而触底时则均为领先金属和股市一个季度触底。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美国政府的在2008年11月份的预测,美国经济会在2009年第一季度“触底”,2009年一季度将继续出现负增长,而2009年上半年和下半年则有望实现温和增长。 这意味着,2009年第一季度美国经济将会短期触底,据此判断,金属市场很有可能会在2009年第二季度触底,2009年下半年金属市场可能会出现稳定回升的走势。 具体到各个品种。 分析师称,我国四万亿投资计划,主要集中在铁路基建、电网改造等方面,理论上将拉动铝合金材、铝线的需求,因此明年铝价有可能走出两波反弹行情。 预计今年年底至2009年年初,铝价将在万元/吨整数关口剧烈震荡,创出年内低点后反弹,低点的位置取决于市场减产的力度,这个唯一的价格支撑因素;但春节后,价格将因各种政策的详细公布与采购旺季的来临出现反弹,反弹的高度预计在元/吨-元/吨之间,相对高点预计在4、5月间出现;反弹结束后重新回落至震荡格局,维持底部形态;而在下半年,各项经济政策将出现一定效果,铝价可能受到支撑恢复上升趋势。 锌市场方面,尽管锌价面临着巨大压力,但考虑到目前锌市场超过50%的冶炼产能处于负现金流,这意味着后期可能会有更多的冶炼厂停产甚至破产关闭,而中国的收储也将减缓金属过剩压力,这会对后期锌价带来明显的支撑。 此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内新增的大批基础设施建设对经济拉动效应将逐渐显现,预期锌价将在2009年二季度完成筑底,下半年锌价将会逐渐走好。 但此前基本面最好的铜,则可能因供需失衡状况恶化,而表现的相对最弱。 分析师认为,全球铜市场供应仍然在进一步增长,需求却受到全球经济放缓的严重冲击,明年铜库存量将显著增加,这会给市场带来极大的下行压力。 预期2009年年中,铜价将会在2000美元一线寻求支撑,国内可能会跌至元/吨。 不过,考虑到铜的重要战略储备意义,我国是否会大量收储铜,也将会对明年铜价走势带来一定的不确定性。 参考资料:

本人要做一篇2009年股市走势的论文,求高手的精辟分析。。。悬赏有限感激不尽!!!

在2009年如何看待由美国引发的愈演愈烈的世界性金融危机?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是机遇,还是灾难?不同的结论会产生不同的对策,不同的对策将得出截然不同的结果。 而这对正处经济崛起关键时刻的中国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中国的经济崛起取决于历史性机遇的出现和抓住机遇的能力,二者缺一不可。 面对美国的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一次重大的历史机遇可能正悄然而至,今天的中国比任何国家和任何时候都更具备抓住这一机遇的能力,对此,我们应保持清醒认识。 一、是机遇而不是灾难 1、中国的货币体系、银行体系和资本市场体系相对独立。 纵观当前国际经济形势,由于发达国家金融一体化的特点,美国的危机使得欧洲、日本、加拿大等发达国家无一幸免。 中国是不多的受危机影响较小,相对置身于美国金融危机之外、并能在这场危机中能够掌握主动权的大国。 由于中国在货币体系、资本市场体系及商业银行体系上都相对独立,和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并不直接相关,这使得我们的商业银行和资本市场并未受到美国次贷和金融危机过多的影响,从而免受“金融海啸”的直接冲击,这些都是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 2、中国的宏观和微观经济基本面尚好。 无论是在改革开放的30年,还是美国发生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经济持续以年均10%的高速增长,这种增长势头并没有因为近年来美国等发达经济体经济的衰退受到影响。 即使是在美国饱受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我国宏观经济的增长和国内企业微观面的业绩增长仍然是良好的。 所以被人称为世界经济衰退沙漠中的绿洲,具有强大的内需市场的开拓能力和强大的经济发展潜力。 3、我国目前的财政和金融状况良好。 和国际上主要发达国家遇到金融危机的特点不同:从银行的资产状况看,我们有46万亿元的银行储蓄总资产,其中居民储蓄近18万亿,存贷差约12万亿,资金相对充足。 今年以来,虽然企业的资金普遍紧张,但那是由于双紧的宏观政策决定的。 一旦我们为应付金融危机采用宽松的政策,就会具备流动性充足的特点。 同时,经过2005年以来主要商业银行的上市,治理结构也得到了大的改善,因此,银行的资产质量也是比较好的。 从外汇储备看,1.8万亿美元的储备也使得我们面对这场金融危机有足够的自保能力和应对能力。 从国家财政收入看,2007年高达5.1万亿的财政收入,能使我们有足够的能力在这场危机中保护自己。 转自学易网 4、中国具备庞大的内需市场开拓潜力。 对中国的出口会有一定影响,但中国13亿人口和庞大的内需市场是世界上任何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即使在美国发生金融危机的背景下,虽然美国消费的倒退使得我国出口受到一定的限制,但是庞大的内需市场一旦通过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启动,是完全可以通过内需弥补出口下降的。 从投资的角度,中国庞大的城镇和城市的基础设施有大量的项目需要资金,带动经济。 无论是从资金的供应还是从项目的选择上,都有较大的潜力。 我们应对美国金融危机的能力是足够的。 正是在这样的认识下,国际舆论普遍把中国当成是世界经济衰退“沙漠中的绿洲”,他们普遍希望中国担当新的领跑者,和美国等发达国家站在一起来应对这场危机。 一些跨国公司和企业家也把中国当作躲避这次金融危机的避风港和比较选择后的最佳投资地,他们看好中国,投资中国。 与此同时,从美国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危机必然还会带来全球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新的分工,中国要从制造业低端的打工者向金融和服务业的高端转型。 二、要异船相帮,不要同舟共济 当前世界各国都希望我们能够对美国出手相助,此时我们也应履行大国责任,展现我们和世界主要国家站在一起共渡难关的姿态,把握历史机遇,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寻找双赢模式。 虽然中国庞大的外汇储备几乎有一半购买了美国国债和两房债券,但是,目前中美两国仍有一些人士认为,中国应该继续以购买美国国债方式帮美国救市,和美国“同舟共济”。 以中国现有的国力、财力和外汇储备的实力而言,要想拉美国“走出泥潭”是不现实的,而且风险很大。 希望通过中国增加购买美国国债或者直接运用中投公司类的主权基金来让中国“上船拯救美国的同舟共济”模式将会使我们越陷越深。 如果美国经济衰退进一步恶化的话,最终我们会从“局外”人变成同行者,陷入被动,无法脱身。 因此,我们应从战略高度走出两个误区:一是“美国的金融危机是中国的次生灾难,因此救美国就是救中国”的误区;二是“救美国就是要购买美国的债权和股权”的观点。 面对这场危机,我们应该选择的不是“同舟共济”而是“异船相帮”,也就是我们在美国这条船之外,寻找帮助美国和世界经济走出困境的方式。 三、从振兴股市入手,帮外先安内 首先,美国的金融危机并不能否定以证券金融为主导,以资本市场为基础的现代金融体系的发展趋势,商业银行的间接融资和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将成为推动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两个轮子。 如果说,美国这场危机起源于金融衍生品的盲目创新和过度发展,那么对今天的中国来说,金融业的发展,特别是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发展现状还是远远不够的。 因此,中国所处的金融发展阶段和美国完全不一样,必须大力发展。 其次,股市既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政治状况的晴雨表,也是关乎一个国家社会稳定状况最敏感的显示器。 面对美国金融危机的冲击,尽管实际上中国的机遇远大于灾难,但为什么国人却感觉身在其间?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由于中国的股市一年来持续暴跌,且下跌幅度远超美国。 为什么中国的国民经济发展是世界经济衰退沙漠中的一片绿洲,而中国的股市却是世界股市下跌中的重灾户呢? 股市这种状态,从长远看危害极大。 第一,将会连带商业银行,单腿支撑社会融资的重任,重蹈2005年银行坏账率过高、存在系统性风险的旧辙。 第二,股市不振,对我们实体经济将产生不利影响,这也会在今年的四季度和明年陆续发生。 若不及时采取措施激活股市,有可能导致金融业和其他产业、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进入恶性循环,掉入这场全球范围的经济灾难之中。 显然,无论是从美国金融危机的救市角度,还是从中国自身需要大力发展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需求看,都应从振兴股市入手,激活股市,鼓舞信心。 从资本市场入手,抓住机遇。 只要找到我国股市下跌与美国不同的主要原因,对症下药,就能事半功倍,迅速走出颓局。 四、走出中国股市下跌是受美国金融危机影响的误区 从去年10月以来,中国股市的暴跌恰巧和美国次贷危机所导致的海外股市下跌在时间上吻合。 股市下跌的偶然重合,使得人们往往把中国股市下跌的原因和美国的次贷危机连在一起,造成市场的恐慌。 转自学易网 然而,仔细分析中国股市今年来持续的暴跌和美国股市受次贷危机影响的下跌的原因截然不同。 美国资本市场的下跌,是由于美国经济衰退及金融危机、次贷危机等一系列问题连带导致的。 而中国股市这一时期的宏观经济面良好,上市公司的质量和微观业绩面在股权分置改革之后都得到极大提升,近两年业绩持续以 50%的速度递增,根本不具备美国股市暴跌的任何基本面条件。 同时我国的股市也与美国的股市体系没有直接相关,其风险并不能直接连带到A股市场,尽管从表象上看,两国股市的下跌都是由缺乏信心所致,但美国投资人的信心缺失是由市场自身规律所致。 而中国投资人的信心缺失则是由政策人为所致。 在中国,政策因素对股市的影响要比市场自身因素的影响大得多。 一年来,中国股市不仅和美国股市一样下跌,而且比美国跌得还厉害,无论美国股市是涨是跌,中国股市都是跌,美国股市的跌幅至今也不过下跌了30%,而中国股市的跌幅超过了65%,因此,必须走出我国股市下跌是受美国金融危机影响的误区。 中国股市下跌的主要原因不是受美国影响,而是有其特殊的内在原因。 五、导致股市下跌的首要因素是“大小非”和“大小限”1、“大小非”产生于2005年的股权分置改革。 由于历史上中国的上市公司在上市时招股书上说的是非流通股暂不流通,导致股民高价入市。 鉴于非流通股要进入流通状态,则将会带动流通股的股价下跌,所以股改就是通过对价让非流通股获得流通权,而在这一过程中,可能给流通股股东带来的损失由非流通股股东给予补偿。 在股改中,由于基本模式采用的是非流通股向流通股送股的模式,例如10送3,即非流通股股东向流通股股东所持有的每10股送3股。 送股后,非流通股股东则获得了流通权。 考虑到非流通股股东一送完股就获得流通权市场压力大,于是监管部门又颁布了爬行流通下的“锁一爬二”政策,即非流通股送股之日起 12个月后,可流通上市公司总股本的5%,24个月后,可流通10%,36个月后,才可100%流通。 其中,持有公司总股本5%以上的非流通股股东被称为 “大非”,持股5%以下的,被称为“小非”(小非在12个月后即可100%流通)。 我国的股权分置改革从2005年6月开始,到2006年底,1360多家上市公司除100多家外,基本搞完。 从进行股改公司的总体情况看,在送完股之后,由于“锁一爬二”的原因,非流通股并不能立即卖出,因此,股市大盘表现为整体的上涨,甚至摸高到6000点。 但随着解禁期的到来,“大小非”呈加速度的方式获得了“自由身”,给市场造成极大的压力。 2、关于“大小限”。 “大小限”是指上市公司在上市时发起人持有的股份通常要有三年的锁定期,即从上市之日起三年后方可流通。 这种流通权限售股票被称作“大限”。 但如果在上市前12月内以增资扩股方式认购的股份,则可在公司上市一年后即可流通,锁定期仅为一年。 目前市场上被大家所称的“大小限”是指在2006年5月新老划断后产生的。 所谓新老划断是以2006年5月18日为限,在此之后,新上市的公司属于全可流通的公司,已不存在股权分置问题。 也就是说,一旦一年或三年的锁定期结束,这些股票不用再通过股改向股民送股,即可自动流出。 因此,股民购买这类股票时,就应考虑这种风险。 例如,在海外全流通背景下的股票IPO发行通常的市盈率在8-12倍之间,价格相对较低。 然而,我国股市在股改新老划断后,发行的298只股票,发行的平均市盈率高达30倍,最高为99倍的中国远洋(,股吧),居然比股权分置时期股票发行的市盈率还高。 其原因还是在于我们对“新老划断”这一重要的时点没有进行大张旗鼓的宣传,告诉股民从2006年5月18日起买的股票已经是全流通股票了,必须在购买时就考虑到它一年或三年后将自动流出的风险,不要再以如此高的价格在一级市场申购和二级市场买卖。 但由于这一宣传几乎就没有进行,导致可怜的股民在不知不觉中仍在按股权分置时的思维购买股票。 3、“大小非”和“大小限”现实与未来的巨大压力,在2005年6月股改时,我国1300多家上市公司总股本中的非流通股约为4600亿股。 而在2006年5月新老划断后,新发的298只股票中,由于像金融、石油和煤炭的大盘股较多,“大小限”竟高达8000亿股,是“大小非”的1.51倍。 而“大小非”和“大小限”两者合计竟高达1.26万亿股,比18年来两市所形成的6000多亿流通股的两倍还要多。 这些股票都是以一元钱左右的成本作价入股的,这和股民在市场上十几元甚至几十元的IPO价格形成鲜明对比。 即使股市跌到1000点,“大小非”和“大小限”仍有利润空间。 迄今为止,解禁的“大小非”只有1100亿股,实际卖出的仅有213亿股。 那么后面还有1.18万亿股的非流通股的解禁。 而解禁的时间也越来越紧迫,市场在下行中感受到了“大小非”的压力。 而“小限”也开始流出,加上对2009年下半年“大限”开始流出的预期,对市场压力极大。 所以这是股市抬不起头来的最主要原因。 无论1.18万亿的限售股在现实中是否会流出,但投资人在考虑投资风险时就是这样的思维,因为现实中存在着它们流出的可能性。 如果我们在股市如此暴跌的情况下简单得出股市越跌,限售股就越不会流出,并得出“大小非”和“大小限”不是当前股市下跌的主要矛盾,那我们就找不到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对策, 六、大股东自锁减持价格化解限售股压力的零成本模式如果我们能够得出当前导致股市下跌的主要矛盾是“大小非”和“大小限”问题,那么,再反思我们解救中国股市下跌的一系列美国式救市政策就会发现,无论是减税、融资融券,还是注资回购,都没有对症下药。 中国股市缺的不是由于钱导致的信心缺失,而是政策导致的信心缺失。 所以,当前稳定中国股市的关键,在于正视“大小非”和“大小限”问题。 当前,只要在“大小非”和“大小限”是导致中国股市下跌的主要因素上取得共识,就迈出了关键的一步,离解决这一难题也就不远了。 因为从主观上看,目前中国股市的有关各方,无论是监管者还是股民,无论是上市公司的大股东还是证券公司等中介机构,都期盼股市实现上涨中的多赢。 而从客观上看,无论是从中国国民经济的宏观面,还是从上市公司业绩的微观面,都具备股市上涨的外部环境和内在条件。 具体做法是:通过大股东对限售股解禁后的可流通底价进行自愿基础上的锁定,把限售股的问题从简单的时间锁定风险滞后,调整到用价格锁定彻底化解。 1、何谓大股东减持价格自锁。 所谓自愿的价格锁定,是指由上市公司的大股东,自愿将所持解禁的非流通股减持的价格锁定在一个预设的可流通底价上。 这一价格是指由大股东自己预设一个可流通的最低价格,其所持股票的价格只有高于这个价位才能售出,而低于这个价格,其所持股份将自动锁定,不再卖出。 这个价格可以由上市公司根据本公司实情,并参照大盘在3000-5000点时本公司的股价来确定。 假设某一公司的大股东自锁的可流通底价定在15元,即所持的股票只有在15元以上才能卖出。 如果由于其售出,该股票跌到了15元以下,则会自动锁定。 2、大股东自锁减持价格的程序(1)大股东提出自锁可流通底价的议案。 从公司法律上说,任何一个超过5%的股东都可以提出议案,并按关联交易的法律程序进行表决,而这项议案是对提案人的自我约束,它符合中小股东和整个公司的利益,并无被否决之忧,且在法律上无任何障碍。 (2)该项议案在通过后,要在媒体上公开披露,把大股东自愿锁定的可流通底价公之于众,该项议案和股东大会的其他议案一样,一旦通过,即应被遵守。 同时由沪深两个交易所来把关执行。 (3)若公司未来发生送股和转股,其可流通底价也相应除权下移。 这一议案应是由大股东启动的、自愿为实现股市多赢提出的。 其中,最核心的是大股东自愿的价格锁定。 3、相应的配套措施 具体做法可以是:充分利用我国上市公司一股独大的特点,近860家国有上市公司可由国资委倡导,支持上市公司大股东可流通底价的自锁。 而另 800多家民营上市公司则可由证券业协会来统一倡导和协调。 中国证监会只需在这一过程中对那些通过大股东可流通底价议案的上市公司给予再融资的优先安排。 4、上市公司大股东实施这一方案的可行性 当前中国股市跌到目前的水平,不仅股市的功能丧失,而且上市公司的再融资功能、增值功能也都无法实现。 这是一种多输的局面。 从笔者和十几家上市公司大股东的接触看,他们愿意通过可流通底价的自锁向市场投资人明确这一信息,打消非流通股随时会流通出来的疑虑,实现其股价的上涨。 同样,很多上市公司的老总是对其公司有信心的,但在目前的大盘点位下,什么事也做不了。 因此,只要稍加引导,有关各方就能在这一问题上形成共识,因为它符合共同的利益。 可流通底价是可以实现的。 目前已有一些公司各自颁布了类似的信息,但由于没有形成群体效应,在大盘的整体下跌中,声音微弱,没有发挥出作用。 5、这一做法和股改不是一回事 推进这样的改革措施需做两个说明:第一,上市公司可流通底价的自锁绝不是二次股改。 首先,这一措施是大股东自愿提出的,不存在政府有关部门强制推行的问题。 其次,可流通底价的确定是由上市公司的大股东根据自身的情况在3000点到5000点之间自愿做出的,并无一个外部强加的、千篇一律的价格规定。 可流通底价定得低,其股价也会低;可流通底价定得高,其股价则会高。 因为不到那个点位,股民就无对该公司大股东减持的疑虑。 第二,大股东可流通底价的自锁是一种价格约束,而不是像“锁一爬二”那样的时间约束,风险滞后。 笔者认为,如果这种自愿锁定的提案是一种群体行为,而不仅仅是个体行为的话,是可以化解限售股的系统风险,振奋市场信心的。 6、推出这一措施的时间是关键 长达一年的股市下跌,尽管其负作用已开始在上市公司显现出来,但由于总体看我国的宏观经济面和上市公司微观业绩面还没有走坏,我们通过调整和实施大股东可流通底价自锁的措施,还能发挥作用。 若拖到明年,市场和上市公司之间一旦进入恶性循环,即使有好的措施,也将回天无术。 因此,今年第四季度是我们通过政策措施扭转股市大盘持续低迷的关键。 七、异船相帮,首选之战在香港 我们要履行大国责任,也承诺和发达国家共渡难关,一个创新性的思维,就是要先在世界资本市场普遍下跌的过程中,寻找一个有利的亮点。 让它能够担负起资本市场抬头复苏的使命。 而这一点,就中国来说,首选之战,最合适的地点就是在香港。 香港市场60%的上市公司市值都是来自内地的H股公司和红筹公司,香港的经济也主要由内地支撑,但是在金融体系、货币体系上香港完全是和美国货币、金融体系一体化的。 如果说在内地市场相对较为独立的背景下,次贷危机仍然产生了较大负面影响的话,那主要是从香港传递过来的。 所以,搞活了香港这个棋子,对外可以带动美国等国家的资本市场,对内可以和A股产生良性的互动,而不是通过这个管涌,把境外的风险传递到境内来。 具体做法可以让中投公司把战略重点从美国转到香港,守住香港这一前沿阵地,用过量的外汇储备在香港吸纳H股,起围魏救赵之目的。 现在中国只要能够在国际资本市场任何地点进行投入,就会产生巴菲特效应,中国出手了,可鼓舞世人的信心。 占领香港桥头堡,我们既承担了大国的责任,答应美国出手相帮,又可实现了一箭四雕之目的:第一,购买H股,化解外汇储备过高的风险。 第二,此时购买已极具投资价值的H股股票,抛出美元,买回本国基础产业的股权即可保值又可增值。 第三,香港市场外联美国,内联中国内地。 我们投向了香港,把香港带动起来,就等于从外部对美国进行帮助。 第四,香港H股对A股产生正面的拉动作用,守住了这个桥头堡,就堵住了外界金融危机导入到中国内地的恐慌性的、会导致信心丧失的渠道。 购买H股从香港资本市场上传递对海外资本市场出手相帮的举措。 对外,可以拉动其他海外市场的复苏,毕竟在全世界下沉的资本市场中有一个场所 ———香港,已经出现希望。 对内不仅不再向A股市场传递负面的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而且H股的复苏还能够带动A股的上涨。 打好香港这一战,就迈出了盘活全局的重要一步。 总之,把握这次重大的能让中国历史性崛起机遇的关键是激活内地的A股市场和回购香港“桥头堡”的H股。 预计未来三年中国宏观经济将由2002至2007年的加速增长期向平稳增长期转变∶一是GDP增速将有所回落,但仍将保持较快增速;二是内需在需求结构中的占比进一步提高,尤其是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将显着增强;三是经济和金融结构的转型步伐加快,融资结构进一步优化,直接融资比例将明显提高;四是产业升级和自主创新的力度将不断加大。 未来三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会稍缓,内需渐成拉动中国经济的主力,金融改革加快,产业升级加大。 因此,买股要买内需股,能灵活配合金融改革之金融股,有创新、拓大市场能力之制造业股。 2009至2011年,社会层面流动性整体保持充裕,M2维持较高增速,但阶段性流动性紧张的可能性加大。 未来三年银行体系流动性总体充裕,但阶段性资金吃紧频率明显加大; 境外短期资金输入压力总体加大,但“阶段性资金大出”的可能性在迅速上升,这将成为影响未来三年中国经济金融能否实现稳定运行的一个重要的外生变量。 资金明年或大量流出,留心“阶段性资金大出”一词,即是热钱或者突然流走,会对人民币汇价产生冲击,故不要嘲笑那个谓人民币可以贬值的分析报告。 阿爷已经对汝作出警告,只不过这个“阶段”何时出现,就只有问热钱的金主才知。 如果阿爷在未来六个月仍没有刺激经济之举,而外围经济反见好时。 笔者看在2009年上半年或会见“资金大出”。 未来三年资产价格可能在波动中逐步上行。 其中,房价在涨势大幅放缓后总体可望呈现小幅、稳步上涨态势,但短期内普跌的可能性较大;2009年股市仍将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震荡有可能加剧,2010和2011年则可望维持在较小震荡中逐步上涨势头。 2010至2011年可望否极泰来,各国政府但如能如愿提早刺激经济,而美国新总统又在新上任后立即生生性性,趁2009年4月前后,美国次按要重订利率的合约数量较少时,搞好美国经济则可捱三年期望改为捱到2009年中,2009至2011年宏观调控取向及结构性改革预测: (一) 稳步加快资源价格体制改革的进程 资源价格体制改革的总体原则是在充分考虑社会各方面承受能力的情况下,逐步建立能够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市场供求关系、环境成本等因素的市场化价格形成机制。 一是继续加快推进成品油和天然气价格改革,减少对成品油和天然气价格的行政化控制;二是继续加强煤电联动,推进电价改革,逐步做到发电和售电价格由市场竞争形成、输电和配电价格由政府监管;三是加快供热、供水等公用资源价格改革进程;四是健全煤炭等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 到2011年,内地资源价格可望与国际价格基本接轨,假如2011年时中国的资源价格能与国际价格基本接轨时,不知美国股神巴菲特会否在2010年时再买入中过石油,再推而广之买江西铜业、中煤集体等资源股票。 (二) 利率市场化改革进入实质性阶段 首先,逐步将Shibor和国债收益率培育为我国短期和中长期金融市场的基准利率,疏通货币市场、债券市场与信贷市场的利率传导渠道;其次,进一步放宽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浮动范围,存贷款上下限逐步向同期Shibor利率靠拢;第三,在推出利率掉期、远期利率协定和利率互换等衍生品交易后,利率期货、利率期权等产品有望推出;最后,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深入,为确保银行体系的稳定发展,相关措施将稳步跟进,其中,预计存款保险制度最早将于2008年底或2009年初正式建立。

黄金 05年-09年走势

红色方框内就是05年至09年国际黄金价格(美元计价)的走势图(此图为周收盘价线图)

05年:最低413美元/盎司,至12月最高以达550美元/盎司之上。

这一年特点:

上半年金价处于一个区间(大致413—450)震荡的走势,下半年(6月份吧)国际上发生了一件大事,就是欧盟宪法投票。 由于法国、荷兰等国在公民投票中先后否决了欧盟宪法,对欧盟的存在构成了威胁,这自然要影响到欧元。 欧洲人开始寻求欧元的替代品,纷纷购买黄金,我们看到欧元金价迅速上扬。 而欧元金价又带动了其他货币金价上涨,例如日本原来人们就因经济滞胀和银行坏账高而对日元不放心,现在自然也要买入黄金。

过去金价上涨的根本原因是这几年来美国的双赤字,从根本上削弱了美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地位,美国人开始对央行靠信用发行的货币不放心。 而现在其他国家的人们也开始对央行靠信用发行的货币不放心,重新转向了黄金,这就形成了2005年黄金市场的重大转折。

06年:

对于国际黄金市场,用简明的一句话概括,2006年的国际黄金市场最显著的特征是:上半年单边走势,下半年牛皮盘整。 由于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主要是恐怖主义、油价大涨以及见底回升,2006年国际现货金从年初1月2日每盎司517美元以摧枯拉朽之势暴涨至5月12日的730美元,为26年高点。 这波哦单边行情只有80年代初的历史大牛市可以比拟。 5月12日当天,市场走出令所有多头噤若寒蝉的单边暴跌行情,从730美元一口气跌至542美元,几乎没有给多头逃命的机会。 6月14日至12月31日,金价几上几下,振荡盘整了6个多月,呈现震幅逐步收窄的特征。

07年:

进入2007年后,以伊朗核危机公开化为主体的中东局势动荡,引发中东地

缘政治不稳定预期,继续推动金价整体震荡上行;由2006年11月美国中期选举

形成的选举政治引发的资源类价格在历经大幅下调后逐渐恢复;随着欧盟各国就

修改后的欧盟宪法条约达成一致,2005年欧盟宪法危机对欧元形成的遏制逐步

弱化,欧元对美元冲击再次显现;石油及其他大宗矿产原材料生产能力很难持续

扩大,存在价格持续大幅增长的可能;全球经济增长态势总体良好,资源价格大

幅增长形成的通货膨胀压力在部分国家逐步显现.上述因素拉开了2007年金价

走势的序曲.

在2007年的最初几个交易日里,金价受获利盘回吐打压,迅速下跌30余美

元,但在接近600美元/盎司的底线后即持稳,构成2007年金价的底部.随后金

价的走势可以较明显地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月中旬到9月初,对伊朗制

裁的步调缓慢,以伊朗为核心的中东地缘政治暗流涌动,整体紧张局面没有出现

缓和迹象,金价大体上在630,640美元到690美元的箱体内上下波动.从9月

初开始,金价突破前期箱体上方,开始新一轮迅速大幅上升态势,在达到845

美元后展开高位盘整。

08年:这一年值得回忆,那年3月份黄金第一次冲击达1000美元之上,但随即大幅震荡下落,到10月份最低大致680美元左右吧。 这一年也是世界经济在危急中苦苦煎熬的一年。 这一年很多狂热的黄金看多者大都很凄惨!乱世买黄金!嘿嘿,不错,但是阴谋总是防不胜防。 这一年暂且当做玩了一次过山车罢。

全年走势与关键事件

这一年关于黄金的大事记:

1月9日,上海期货交易所黄金期货正式挂牌

3月,银监会发布《关于商业银行从事境内黄金期货交易有关问题的通知》

6月,汇丰银行获银监会批准,成为首家开展黄金交易业务的外资银行

6月,国内地下炒金第一大案破获

7月26日,“亚洲第一金矿”在发现10年之后正式进入开发阶段

8月,国务院将财政部提交的拟征黄金增值税方案退回

8月,张卫星炒金暴仓事件全面曝光。 市场对国内黄金公司的经营模式和风险控制能力提出质疑。 中国应该如何发展场外黄金市场成为关注焦点。

9月,黄金T+D业务民事诉讼第一案开庭审理

10月20日,香港期货交易所重新推出黄金期货交易

09年:

2009年2月,现货黄金价格又一次突破1000美元。 月1日至9月8日,现货黄金价格连续6个交易日暴涨,并突破了1000美元大关。 黄金价格在1000美元关口盘整数日后,于10月6日与10月8日再次暴涨,不仅突破了2008年3月的历史最高纪录1033美元,而其进一步上扬至一连串新高。 2009年12月3日,现货黄金价格屡次创造出新的历史最高纪录,最高达到1126.60美元。 2009年12月3日之后,黄金价格回落。 从2009年1月1日的879.7美元至2009年12月31日的1096美元,年度黄金价格涨幅为24.5%(建议你自己对比着图来看,打字打累了)

09年总的来说,应该是承续08年以前的涨势,通胀,经济复苏的忧虑,大大小小的国际问题,以及国际对冲基金(主推手)的推波助澜等等一系列因素,金价像断线的风筝一样一路飙升。 这一年是投资性炒作主导价格(又有哪一年不是)。

但是,这个断线的风筝什么时候掉下来?思考起来很有意思,不过也头痛,你看10年又创新高了。

建议你自己去网上搜索。

再PS:你很懒,或者说根本不了解黄金市场,无从下手?这样的话,还是懒!喜欢享受现成的。

再再PS:谢谢你的提问,让我温习了黄金市场近几年的情况。

最后一次PS:给个最佳吧!

在高手期货预约后再开户,交易手续费无条件调低到交易所手续费加1分钱,可节省60%的交易成本,保证金可调低到交易所加0,多家AA级国有期货公司任选。预约热线/微信:13739089115

银行资金存管,保障资金安全

打开微信